今天(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在这个时代,科技和文化的碰撞不断创造出奇妙的火花。而在湖北省博物馆内,随处可见的文物却显得有些古老和遥远。今天,我们为您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文化冒险,让文物穿越时光,与赛博朋克相遇。
第一站【越王勾践剑】
出土于荆州望山楚墓,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剑首向外翻卷呈圆盘形,内铸11道精细同心圆,剑身满饰黑色菱形纹,镶嵌有蓝色琉璃和绿松石,整个造型高贵、典雅。上有两行鸟篆铭文,为“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此剑制作精美,历经2500余年仍纹饰清晰精美,寒光闪闪,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资料图片)
第二站【虎座凤架鼓】
出土于枣阳九连墩楚墓,战国中晚期,通高135.9厘米,宽134厘米。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踞坐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有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凤鸟。背向而立的凤鸟中间,一面大鼓,悬挂在凤冠之上。两只小兽,后足蹬在凤鸟背脊,前足托住鼓腔。器身通体髹黑漆,饰有红、黄色彩绘。稳重的虎座与飞扬的凤架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第三站【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2006年出土于湖北钟祥郢靖王墓。通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瓶身的肩部饰有凤穿牡丹图,腹部的四个菱形的开光内描绘了这样四个小故事: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鹤、周敦颐爱莲。整个器物制作精美,优雅精致带给人们以优雅明净的审美享受。
第四站【东周铜鉴缶】
1978年出土于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这是一套大型酒具。在盛水的“鉴”内装上盛酒的“缶”,鉴与缶之间可以放置冰块,堪称最早的“冰箱”。鉴底设有3个拴钩,套住缶底的榫眼,可使缶固定在鉴中。构思之巧妙,在同时代器物中亦属罕见。
第五站【崇阳铜鼓】
1977年发现于湖北崇阳县,通高75.5厘米,由铜鼓身、铜鼓座和铜鼓冠三部分组成。圆形仿皮质鼓面无纹饰,鼓身、鼓座和鼓冠上均铸有商代后期流行的具有装饰纹样云雷纹和乳钉纹。这件铜鼓质地厚实古朴,造型奇伟庄重,花纹流畅粗放,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工艺的制作特点与水平。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铜鼓,也是国内保存的唯一一件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铜鼓。
第六站【东周彩漆木雕鸳鸯形盒】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通高16.5厘米,身长20.1厘米,宽12.5厘米。出自西室陪葬棺。鸳鸯头部可以转动做各种造型,腹部空心,背上有一小方盖,可能是妇女装首饰的。腹部两侧分别绘有撞钟与击鼓舞蹈图案,是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及绘画艺术的罕见材料。
第七站【联禁对壶】
出土于曾侯乙墓。壶高99厘米,两壶分别重99公斤和106公斤,禁高13.2厘米,长117.5厘米,宽53.4厘米,重35.2公斤。出土时双壶放在铜禁上。
禁,是用来放置酒器的器皿。周人为了吸取商代亡国的教训而取名“禁”,有禁止酗酒的意思。铜禁以四只昂首张口的小兽为足,其玲珑的形象与体积大的禁面和铜壶形成强烈的对比。此器为盛酒器,在祭祀与宴飨等重大礼仪活动中用于贮酒。
第八站【鹿角立鹤】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通高143.5厘米。全器造型别致,由鹤身、鹤腿、鹿角、底板四部分榫接组成,鹤的头、颈与鹿角均错金装饰,背脊与双翅周边镶嵌绿松石(已佚)。中国古代视鹤、鹿为神鸟、瑞兽。此为鹿、鹤合体,出土时置于主棺之东,是一件沟通人、鬼、神的灵媒。
赛博朋克与文物的融合,让我们穿越时光,欣赏文明的多彩,感受千年的沉淀。希望这场文化盛宴能为您带来不同的观感体验,激发您对历史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探索。
(来源:长江云)
【来源:长江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Copyright 2015-2022 北冰洋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