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进入公众号,可点击右上【···】设为星标哦
(相关资料图)
近日,台湾监管机构金管局发布了截止2023上半年的保险业数据。
具体来看,截止2023年6月30日,台湾保险公司税前利润为556亿元新台币,合18亿美元,锐减三分之二。
2023年1月至5月,台湾人身险保费共计新台币8844.3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66%。财产险保费共计新台币101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99%。
寿险业的净资产为新台币20,498亿元,较比上年增长63.3%;财产险的净资产为新台币1,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针对过去几个月的数据,保观采访了台湾保险经纪人商业同业公会副理事长、台湾理财顾问认证协会CFP理事、易安网保险经纪人公司董事长王信力,就影响业绩的一些因素以及整体的趋势进行了沟通。可以发现,受美联储加息、产品阶段调整、国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17影响,台湾人身险整体形势严峻,保费、资产和净利润下滑;财产险公司虽然也受到防疫险赔付的影响,导致前几个亏损,但由于保费上调,未来增长保持稳定。
负负负:台湾保险业一路下行
税前利润:前五月均为负,六月终转正,跌幅达150%
金管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6月30日,台湾保险公司税前利润为556亿元新台币,合18亿美元,锐减三分之二。
其中,寿险公司税前利润为新台币520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新台币1,618亿元,跌幅75.7%;财险公司税前利润为新台币36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了新台币505亿元,增幅107.7%。
虽然除了财险的增长,整个保险业和寿险的利润都大幅锐减,需要指出的是,这已经是自2023年开始以来,情况最好的数字了。通过梳理2023年1月至5月的数据,我们发现,这几个月的整体利润以及寿险利润都是负数,且跌幅均超过了三位数,虽然财险整体的亏损规模较小,但跌幅和寿险相对一致,也几乎在三位数的水平。
保险业税前利润 保观整理 来源:金管会
分月份来看,2023年1月末,保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207亿元,其中寿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219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870亿元,合133.6%;非寿险税前亏损为新台币12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27亿美元,合69.2%。
2023年2月末,保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254亿元,其中寿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253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1,177亿元,减少127.4%;非寿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1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59亿元,合101.7%。
截至2023年3月末,保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295亿元,其中寿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263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1,551亿元,减少120.4%;非寿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32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100亿元,合147.1%。
2023年4月末,保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8亿元。其中,寿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83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1,849亿元,减少104.7%;非寿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5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71亿元,即107.6%。
2023年5月末,保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73亿元。其中,寿险业税前利润为新台币95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1,790亿元,合105.6%;非寿险业税前亏损为新台币22亿元,比上年增加新台币118亿元,即122.9%。
保费:五升四降,前5个月下滑15%
除了利润端的不佳表现,在保费端,台湾保险业也走得艰难。
人身险: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5月,台湾保险业人身险保费共计新台币8844.3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66%。
分月份来看,1月人身险总保费新台币1872.7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8.34%;2月人身险总保费新台币1387.0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74%;3月总保费新台币2156.5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1.12%;4月总保费新台币1473.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8.39%;5月人身险总保费新台币1954.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7%,是五个月中唯一保费实现增长的月度。
人身险业务1-5月总保费 保观整理
个人险种业务包括寿险、健康险、伤害保险和年金保险。1月份,这几个险种保费分别为新台币1355.71亿、新台币350.63亿、新台币52.56亿、新台币94.35亿元,分别占1月份总保费的份额为72.39%、18.72%、2.8%以及5.04%。
2月份,这几个险种保费分别为新台币957.74亿、新台币230.88亿、新台币37.21亿以及新台币144.3亿元。和1月份相比,除了年金保险保费上升了52.94%外,其余三个险种均出现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29.36%、34.15%和29.20%。
人身险个人业务1-5月保费 保观整理
来源:金管会
四月的情况更糟糕,所有险种的保费较上月均下降,其中,寿险保费为新台币978.28亿元,下降了33.63%;健康险保费新台币289.15亿元,下降了28.51%,伤害保险保费为新台币44.93亿元,下降了27.8%,年金保险保费为新台币140.67亿元,下降了25.61%。
相比之下,3月和5月的情况则比较好,基本上所有险种的保费均实现上涨。其中,寿险在这两个月的保费分别为新台币1473.93亿元和1303.39亿元,同比增长53.9%和33.23%;健康险保费分别为新台币404.44亿元和387.53亿元,同比增长75.17%和34.02%;伤害保险保费分别为新台币62.23亿元和58.61亿元,同比增长67.24%和30.45%;年金保险保费分别为新台币189.1亿元和179.28亿元,同比增长31.05%和27.45%。
人身险团体业务1-5月保费 保观整理
财产险:2023年1月至5月,台湾财产险保费共计新台币101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99%。
分月份来看,1月财产险总保费新台币227.7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85%;2月财产险总保费新台币173.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24%;3月总保费新台币214.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6%;4月总保费新台币196.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21%;5月总保费新台币202.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28%。从趋势上来看,财产险的表现优于人身险,除了1月份保费微降之外,其余几个月份均实现了同期增长,最高增幅达到19.24%。
具体从险种来看,财产险的主要险种包括火灾、海上以及车险。2023年1月份,这三个险种保费分别为新台币36.79亿元、12.27亿元以及110.64亿元,占总保费的份额分别为16.15%、5.39%以及48.57%。
2月份,这几个险种保费分别为新台币20.51亿、新台币8.74亿以及新台币86.89亿元,和1月份相比,分别下滑了44.25%、28.77%以及21.47%。
3月份的情况有所好转,火灾、海上以及车险的保费分别为新台币31.14亿、9.1亿以及115.47亿,分别增长了51.83%、4.12%以及32.89%。
4月份,除了车险下降了21.01%,保费为新台币91.21亿元外,其余两个险种的保费均有所上升,火灾保险上升了45.79%,达到新台币45.4亿,而海上保险的保费则上升了10.77%,为新台币10.08亿。
5月份,火灾保险的保费下降了24.93%,至新台币34.08亿,而海上保险和车险分别上涨了23.41%和14.07%,达到新台币12.44亿和104.04亿。
净资产:寿险三升三降,财险接连5个月下降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台湾保险公司的净资产达新台币21,661亿元,相较之下,截至2022年12月末的净资产为新台币16,518亿元。
其中,寿险业的净资产为新台币20,498亿元,较比上年增加新台币7,943亿元,增长63.3%;财产保险的的净资产为新台币1,163亿元,比上年增加新台币136亿元,增长13.2%。
和净利润的趋势一样,截止2023年6月的数据是情况较好的,寿险和财险的净资产都有所上涨。而在截止2023年1月至2023年5月,寿险的净资产在三个时间段是下降的,财险的净资产更是在所有时间段内都出现了下降。
保险业净资产 保观整理
具体来看,截止2023年1月末,台湾保险业的净资产为新台币19,289亿元。其中,寿险业的净资产为新台币18,582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5,644亿元,减少23.3%;财产保险的净资产为新台币707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864亿元,合55.0%。
截止2023年2月末,保险业的净资产为新台币18,654亿元。其中,寿险业的净资产为新台币17,954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4,452亿元,减少19.9%;财产保险的净资产为新台币700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877亿元,合55.6%。
截止2023年3月末,保险业的净资产为新台币19,774亿元。其中,寿险业的净资产为新台币19,034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2,896亿元,减少13.2%;财产保险的净资产为新台币740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827亿元,减少52.8%。
截止2023年4月末,保险业的的净资产为新台币19,848亿元;寿险业的净资产为新台币19,087亿元,比上年增加新台币2,095亿元,合12.3%;财产保险的净资产为新台币761亿元,比上年减少新台币703亿元,减少48.0%。
截止2023年5月末,保险业的净资产为新台币20,190亿元。其中,寿险业的净资产为新台币19,276亿元,比上年增加新台币2,804亿元,合17.0%;非寿险业的净资产为新台币914亿元,比上年减少364亿元,合28.5%。
台湾保险业困境的背后:
美联储加息、产品调整、监管收紧的综合作用
事实上,台湾保险业的困境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早在前几年,就有因大量卖出高利率保单、导致利损差的问题。再近一点,则是台湾保险业为了应对新冠疫情而推出了防疫双险保单,导致赔付情况严峻。
据统计,2022年台湾产险业双险理赔总额高达2116亿元新台币,其中防疫险赔1693亿元,是保费的37倍,由此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后果,包括保费变贵、理赔缩水等,甚至有产险公司因为蒙受了巨额理赔损失,而压缩了健康险、伤害险等险种的规模。
对于影响台湾保险业背后的因素,近日保观采访了台湾保险经纪人商业同业公会副理事长、台湾理财顾问认证协会CFP理事、易安网保险经纪人公司董事长王信力,就影响人身险、财产险的一些原因以及整体的趋势做了沟通和交流。
王总表示,对于净资产和利润下降的情况,人身险和财产险要分开看。其中,人身险净资产下滑的一个原因是台湾以新台币计价的债券利息比较低,所以保险公司很大部分资产投资在海外债券上面,由于美联储加息,债券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导致保险公司出现了资产减损。
对于财产险公司来说,则是防疫险带来的影响。新冠于去年5月在台湾大幅爆发,财产险公司因此售出大量一年期的防疫险保单,最终的赔付及其影响延续到今年5月左右。
从保费端来看,同样也受美联储加息的影响。王总表示,人身险方面,银保产品在台湾占了相当一部分,如储蓄类保险,但是美联储加息导致市场上有些标的的利率较高,储蓄型保险不再具有吸引力,因此造成业务量下滑。以金管局发布的5月份数据为例,截至2023年5月末,台湾寿险业新增外币保单保费收入约新台币1,140.5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新台币2,365.79亿元减少52%。其中,投连险产品销售额为新台币255.01亿元,约占总金额的22%,较去年同期的827.73亿元减少69%;传统保险产品销售额为新台币885.51亿元,占总额的78%,较去年同期新台币1,538.06亿元减少42%。
而从财产险来看,整体的趋势是上涨。由于去年防疫险导致的亏损,再加上巨灾的影响,现在台湾财产险市场上,各险种保费都在上涨,包括商业险、火灾险等,所以整体会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事实上,从2018、2019年之后,台湾的保险市场就一直在下滑。对于财产险,王总表示,下滑可能的原因是之前防疫险带动了财产险的销售,这一险种停售之后对财产险带来些许影响,但整体来看,财产险保费收入不大会下滑,导致整体下滑的是人身险的影响,包括两大主要险种,健康险和寿险。
近两年,台湾寿险公司经营的健康险面临一个保险结构调整期。由于新医疗方式的产生,如干细胞治疗和心脏支架等,导致一年期健康险产品损失率偏高。因此,保险公司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从长期健康险来看,包括重疾、长护险、终身癌症险等险种损失率也偏高,对于这类产品,监管方面要求不能风险自留,需要再保公司兜底,但考虑到损失率等原因,再保公司也不愿承担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就不能售卖这类产品。
总结来说,就是损失率偏高,导致产品线调整,最终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下降。
寿险方面,背后的影响因素是财务报告准则的变化。台湾监管方面预告要在2026年对接国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17,要求对具有现金价值的长期保单,需要在售卖当年计入未来可能产生的亏损,而台湾保单量大的又是这类具有现金价值的储蓄型产品,大量提取未来损失会造成财务上的巨额亏损,因此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上就倾向于更加保守。
再者,在资本充足率上,也会有不一样的计算方法,针对不同投资资产的认定模式不一样,风险高的资产的认定比例较低,如股票,从而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
对于台湾保险业保费端未来的趋势,王总表示,财产险会实现增长,但是人身险会比较严峻。财产险保费基本上是短期的,且由于保费上涨等因素,未来会实现增长。
人身险方面,由于业务的长期性,所以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之前售卖的低利率保单可能会面临退保情况,由此造成的赔付和解约也会影响人身险公司的保费。而从投连险来看,监管机构于7月份出台了对这类产品投资标的限制,因此也会造成销售障碍。
但王总表示,这些也不全是坏事,会让保险公司重新思考保险的意义,最终回到保障业务上来。虽然目前,台湾保险市场的成熟度较高,但由于充斥着储蓄型、理财型产品,造成保额不足。
保险姓保。王总表示,保险业如果一直销售理财型产品,不谈保障的时候,就很难在这个行业生存了。不可忽视的是,无论是内地还是台湾,保险业本身的发展也存在诸多挑战,而大陆的保险市场和台湾有一些区别,例如在美元产品的配置上、防疫险的范围上等等,因此影响台湾市场的因素并不会为大陆市场带来如此大的打击,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期许两岸的保险业未来会更好。
Copyright 2015-2022 北冰洋晨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